首页 > 3 旅游知识, Z 转载文章 > 海天佛国——普陀山

海天佛国——普陀山

2010年1月29日 AEROFISH 1,80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海天佛国——普陀山

一、引言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融汇一起,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巍峨庄严的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三大寺,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元代古建筑多宝塔、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杨枝观音碑、清初从南京拆迁来的明故宫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是观音道场的“镇山三宝”,近年兴建青石浮雕“五百罗汉塔”、33米高的“南海观音”露天铜像、纯紫铜铸成的正法讲寺“铜大殿”,新近修复的紫竹林禅院、西方庵、祥慧庵等古刹梵宇,又为佛国增添了风采和魅力。

 

二、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长约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283米。

2、气候条件:普陀山气候湿润,冬暖夏凉,草木长青。春季多雾,旅游登山,如入神仙世界;盛夏时节,白天最热平均气温不超过29℃,入夜凉风习习,凉爽宜人;入秋以后,秋高气爽,是观日出东海的绝佳场所;隆冬时节,风和日暖,少见冰雪。

3、名山特色:普陀山是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古人誉为“海天佛国”。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棚,僧尼达4000余人。清康有为有诗赞曰:“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楼阁高低二百寺,鱼龙轰卷万千波。” 山上林木苍郁,怪石陆离;海边金沙铺岸,礁石磷峋,天然风景绚丽多姿。前人曾说:“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杭州之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舟山之普陀”。它以优美的海洋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蜚声海内外。

4、普陀特产:普陀山盛产我国著名的“四大海鱼”产品,尤以黄鱼、墨斗鱼最为有名。 “佛手”是普陀山特有的贝类,是当地特产,每年8月才能尝到。其形似佛的五指展开,两瓣吻合,饶有情趣,煮熟之后吃来香味四溢,鲜而不腻,是海中独特的珍品。另外,“佛瓜”(普陀山盛产的一种西瓜,以皮薄、肉红、甘甜为特点,为清暑解渴的好品种)、云雾佛茶、南海紫菜、还魂草、催生子、石菜花、观音水仙、紫竹都是普陀山特有的。

5、主要节日:

(1)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每年11月)

这是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期间有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文化研讨会、佛教文化旅游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着众多海内外观音弟子、佛教信徒、香客游客聚缘“佛国”。

(2)中国普陀山观音香会节(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

又称“普陀山三大香会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会。此时普陀最为盛况,从普济寺的中门大开到佛顶山,香客如涌;从法雨寺的九龙殿到千级石阶的香云山径,信徒礼膜参拜,一步一跪拾级而上,虔诚之至,令人感悟。

(3)“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每年3月)

“普陀山之春”是融群众娱乐、游客参与为一体的互动性大型旅游娱乐文化活动。于1990年首创,每年举办一届。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声乐、舞蹈、戏剧、书画、摄影、灯谜、幸运抽奖、佛国茶道、旅游义工活动等,是普陀山继观音文化节、香会节之后的又一旅游盛会。

三、历史沿革

1、山名由来

(1)普陀山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这里被钦定为观音道场。据佛经记载,观音居住在一个叫potalaka的地方。唐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记载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其中在第二十七参的经文中,有“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的著名记载。此外,《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载:“一时,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不空罗索咒心经》载:“一时,佛在布怛洛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唐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道:“南印度濒海,有布怛洛迦山……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在这些记载当中,补陀洛迦、补怛洛伽或普陀洛迦,均系梵文potalaka音译,意译为“美丽的小白花”。于是,南宋嘉定七年,这里被钦定为观音道场后,便根据佛经,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2)南海普陀山

人们又习惯上称普陀山为“南海普陀山”。之所以这样称呼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的记载,人们以为古代便称普陀山一带的海洋为南海;二是由于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多建于北方,而古代习常将京都以南的海域称为“南海”;三是因为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故此,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2、历史沿革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

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神宗皇帝亲赐匾额,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南海宝陀山观音道场”的地位在中国正式确立。

    从此,得益于唐代以来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普及,普陀山在宋元以来声誉渐著,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震旦三大名山”。不但吸引了国内僧俗士女纷至沓来,而且“三韩、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消散”(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成为一座不折不扣的国际性观音信仰圣地。

至明代末年,普陀山“祠宇殿堂,僧房静室,日则满山棋布,夜则燃火星罗,总计二百有奇”,号称“海天佛国”,与五台、峨眉、九华,合称佛教“四大名山”。

至民国十三年(1924),计有三大寺、88庵、128座茅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大观音香会更是万众潮涌,盛况不凡,成为观音信仰中一种最具参与性的朝圣形式。

三、观音文化

1、观音信仰

观音信仰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也是中、日、韩三国佛教的主流信仰。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

(1)观音的名字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种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据《法华经》说,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念诵观音名号,菩萨立即就可“观其音声”,前去解救,所以民间常称他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也正因此,民间对观音崇拜特别虔诚。

(2)观音的形象

观音最初传人中国时是有胡子的男性形象,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也是佛教诸神中变化最多的一位神灵,比如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等,使观音菩萨似乎成了无所不能、无难不救的菩萨。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也正是从唐朝开始,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这种造型更加切合其极富同情心、事无巨细件件关心的性格特征。

(3)观音的化身

在佛教中,菩萨本没有男女之分,他们是超出于性别的,只是随人之需,现其容相。所以现男相方便就现男相,现女相方便就现女相。《法华经》说观音有“三十三身”,常以不同形象化度众生,其中主要是天、人、神三类。以人为主,占16种,其中女身7种,如送子观音、杨柳观音、千手观音等。

2、普陀山与观音文化

(1)观音道场

普陀山作为唐代形成、在宋代由皇家钦定的观音应化道场,无论在正统的汉藏佛教界,还是民间民俗信仰圈中,都在观音文化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崇高地位,成为佛教观音信仰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中国观音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古印度南海岸的补陀洛迎岛是观音菩萨成道、显灵的三大道场。普陀山与观音文化的关系,已经是一个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与观音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也很自然地会被打上“普陀山”的烙印

(2)观音传说

在普陀山,观音信仰已相沿成俗,其影响深入到家家户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观音传说也在民间广泛流传。许多目不识丁的老渔民、老妇人,可以讲出一串串的观音故事来,诸如:赤脚观音、抽手观音、杨枝观音、送子观音、观音跳、观音借普陀、观音收罗汉、观音收金刚、观音收韦驮、观音收鳌鱼、观音收龙女、观音巧造洛阳桥、观音泼水坍东京、观音泼水淹蓬莱、观音弥陀争当家、观音与弥陀打赌、观音赚孔子等等,特别是观音收红蛇、火烧白雀寺、慧锷请观音等故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3)相关名胜

与之相关的,是众多与观音相关的名胜古迹。如不肯去观音院,相传是普陀山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梵音洞传说里面是观音显灵处等等,而山上第一大寺普济寺里面则供奉着32尊不同名称与造型的观音像。而1997年建成的南海观音大佛高33米,重七十余吨。大佛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施无畏印,为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

(4)三大香期

此外,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普陀山的三大香期,这三大香期都与观音有关,尤以二月十九最盛。每当香期,善男信女纷纷到普陀朝山进香,香客游客多时竟达万人之众。三个香期活动的内容、形式、范围大致相同,主要的活动程式是:朝山进香、祝寿普佛、坐夜宿山、登山礼佛、全体传供、还愿佛事等。

四、人文景观

(一)三大寺庙

1、普济寺

普济寺又称前寺,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为普陀山第一大寺,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始建于北宋时期,现存建筑为清初重建。普济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殿宇九座,其中大圆通殿是寺之正殿,殿正中塑观音像,高约九米,两边塑观音32应身像,展现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各种形象。

普济寺寺门前有一放生池,名曰“海印池”,占地十五亩,池上筑桥三座。“莲池夜月”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全寺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主殿称“圆通宝殿”,“圆通”指精进修持,佛学已达圆满、通达境界,是人们对观音的赞美。殿堂十分宽敞,有“活大殿”之称,可容下千百人而不觉拥挤。殿中供奉高达八米有余的毗卢观音坐像,头戴天冠,妙相庄严。两旁侍立门徒善财与龙女。大殿两壁,端坐三十二尊作不同打扮的观音像,加上中间的这尊,合“三十三身”。这里的布置是观音道场特有的。

圆通殿旁的东配殿供奉文殊菩萨,西配殿内为普贤菩萨,后面法堂的西配殿供奉地藏菩萨。这种布局恰好包含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四大菩萨道场里的主尊佛像,而又以圆通殿为中心,暗示观音为民间第一信仰。

2、法雨寺

法雨寺坐落于半山腰,建于明万历年间。初名“海潮庵”。清康熙皇帝赐予“天花法雨”匾额,遂改名“法雨寺”。清末康有为曾作诗“锦屏临海浪,法雨飞天花”盛赞之。在寺内拾级而上,天王殿、玉佛殿、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依次递升。天王殿前古樟成林,中间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不同于山上其他寺院,有“后寺活旗杆”之美称。殿内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与众不同,据说是为了避免与普济寺的雷同。

    观音殿又称“圆通殿”、“九龙殿”,其中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是由南京明代故宫的九龙殿拆迁而来。殿高22米,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屋顶,覆以黄琉璃瓦顶。金碧辉煌,为建筑艺术之佳品。殿前石台四周的青石栏板上刻有民间故事“二十四孝”浮雕。孝悌本是儒学内容,在这里移植到佛教中。殿内主供毗卢观音像,后供香樟木雕的千手观音。两侧为十八罗汉像。

方丈院在全寺最高处,设有印光法师纪念堂。印光法师在法雨寺研究佛经长达40余年,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对中国佛教界影响深远。向他问道的人络绎不绝,有数万人在他的影响下归依佛门。1930年,印光在苏州灵岩寺建立净土道场,弘扬净土法门,1941年圆寂,被推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3、慧济寺

又名佛顶山寺,位于佛顶山上,是普陀山第三大寺,建筑倚山势而建,颇具江南园林特色。于寺中可俯瞰佛国全景。天风吹海,惊涛飞卷,云霞满空,回翔万状。构成十二景之一的“华顶云涛”。

从山脚至山顶共1200级台阶,当年这儿仅是一座供奉佛像的石亭,如今共有四殿、七宫、六楼,殿宇宽敞。因袭山顶地势,大雄宝殿、藏经楼、大悲楼依次排开。大雄宝殿内供奉佛祖释迎牟尼,这在观音道场的普陀山是唯一的孤例,此种安排显然别有寓意。山顶供奉佛祖,暗示佛与菩萨等级分明,佛祖至尊,不可僭越,就算在观音道场也不能例外。两厢各有10尊塑像,是佛教里的“二十诸天”护法神,后面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颜色的琉璃瓦铺成,在阳光下射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象。

    佛寺周围古树奇花甚多,特别是寺后门左侧有一株“普陀鹅耳枥”,又称“夫妻树”,属于珍稀观赏树种。一百多年前从缅甸引种。

  普陀山除上述三大寺以外,现经修缮对外开放的还有;不肯去观音院、观音庵、梅福庵、大乘庵、悦岭庵、杨枝庵等景点。名庵紫竹林位于百步沙东南潮音洞上,东南与洛迦山隔水相望。白色外墙,结构整齐的四合院式鞍宇,在全岛佛寺中别具一格,庵外有鹅卵石曲径通向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路两旁是仿竹的木栏杆,栏外芙蓉成行。

(二)、普陀山三宝:  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多宝塔位于普济寺左侧,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定名。系元代元统年间(1333-1334)宣让王为普陀山僧孚中禅师所建,故又名为太子塔,是普陀山现有最古老的建筑。塔高32米,方形五层。上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周檐镌蒙文;第三层四周塑观音三十二应身小像。专家称此为宝箧印式造型,现存世者全国罕见,多宝塔属典型的元代佛塔风格。清晨,人们在此聆听普济寺传来的悠扬钟声与百步沙的澎湃海浪,两声互为应和,构成十二景中“宝塔闻钟”妙境。

杨枝观音碑藏于杨枝庵内,高2.3米,宽1.2米,厚0.17米。碑正面刻有《杨枝庵记》,背面刻有杨枝观音像,碑上观音头戴珠冠,身披锦袍,右手执杨柳枝,左手托净瓶,整个画像线条流畅自然,造型优美动人,系唐朝宫廷画家阎立本所绘。此碑初刻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万历二十六年殿毁于火,碑损。万历三十六年重镌。

九龙藻井在法雨寺内,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批拆明朝金陵(南京)故宫迁建于此。藻井是按九龙戏珠图案雕刻的,一条巨龙盘顶,八条龙环八根立柱飞舞而下,正中是一盏琉璃宝灯,宛若明珠一颗,组成九龙戏珠的立体图案。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

五、自然景观

1、奇岩怪石

普陀山不仅寺庙多,而且奇岩怪石也多,且往往与佛教名称相随。主要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云扶石、“心”字石等。

磐陀石在梅福禅院西,由上下两巨石相垒而成,上石高近3米,宽近7米,呈菱形,顶线平坦,可容30人左右。下石周广20余米,将上石托住。两石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无着处,却又安稳如磐。石上题有“磐陀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通灵”等字样。相传《红楼梦》中贾宝玉“通灵宝玉”的原形就源于此。每逢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构成十二景之一的“磐陀夕照”。

二龟听法石位于观音洞北。二石由花岗岩风化而成,一龟蹲伏岩顶,作回首观望状,一龟昂首延颈,缘石而上。传说这是龙王的两位龟丞相,来此听观音说法不肯离去,经菩萨点化,变幻成这般模样。

从法雨寺后门往佛顶山而去,过香云亭,陡坡转弯处有一块巨石,上刻“海天佛国”四字,为明代抗倭将领侯继高书写。巨岩之上又叠有一石,状如倾斜之钟,高插入云,名为“云扶石”

“心”字石为斜坡上一巨石,周长约50米,上刻阴文“心”字,字宽约7米,仅“心”上一点就可容下七、八人。据说此石是观音“说心法”后留下的遗迹,也正符合着佛法直指人心的精义。

2、普陀山三洞: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

潮音洞在岛东端的紫竹林内,依山靠海,是经海水千百年冲蚀后形成的巨大洞穴。门外石刻“潮音洞”三字为康熙御笔。涨潮时,白浪翻腾,险怪百出,裂石崩云,好似卷起千堆雪;潮水奔腾入洞,浪石相激,声如洪雷。有诗赞曰:“水势奔腾峭壁开,半空雪浪似鸣雷。”  

梵音洞在普陀山最东端的青鼓山下,洞两侧峭壁相峙如门。中间飞架一座天然石桥,桥上建有观佛阁,前可观海,后可望洞。风和日丽时,洞中雾霭弥漫,在阳光和波涛的作用下,变幻出奇。洞底巨石累累,曲屈通海。海潮涌入时,有虎啸龙吟之声。洞旁也有清康熙御书“梵音洞”,与潮音洞合称“两洞潮声”,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朝阳洞面朝东洋,左右紧靠百步沙与千步沙,洞外巨石参差。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叹为观止。“朝阳涌日”也被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3、百步沙、千步沙        

    百步沙位于多宝塔东,千步沙南,东北紧依朝阳洞,南面连着师石岬,全长达660米,滩平沙细,排浪花连绵不绝,为海谷、冲浪、观日出最佳处。

千步沙在岛的东南岸,朝阳洞与望海亭之间的长条形沙滩即为千步沙,后人称它为“黄如金屑软如苔”,是极佳的天然浴场。

【最后修改时间:2010年7月6日】

本文对我无帮助,减1分本文对我有帮助,加1分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Loading ... Loading ...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