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定价方法
无论是开零售店还是网店,商品的定价都是关系到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
本日志是对商品定价方法的学习笔记,只记录了自己已理解的部分。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1、进价加成定价法
零售价=进货价÷(1-加成率)
加成率(按零售价计算)=(零售价-进货价)÷零售价×100%
例:
某服装店一批衣服进价为50元每件,希望安售价35%的加成率出售,则出售价定为多少?
零售价=进货价÷(1-加成率)=50÷(1-35%)≈76.92元
2、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适合进货价变化波动较大的商品。
零售价=进货价×(1+加成率)
加成率(按进货价计算)=(零售价-进货价)÷进货价×100%
3、预期收益定价法
零售价=进货价÷(1-加成率)
加成率(按零售价计算)=(零售价-进货价)÷零售价×100%
加成率(按零售价计算)=(预计营业成本+预期利润)÷预期销售额×100%
预期销售额=零售价×预期销量
零售价=(预计营业成本+预期利润)÷预期销量+进货价
预计营业成本:包括房租、水电、电话费、员工工资等等。
例:
某花店预计营业成本为10万元每年;预期年利润为10万元;每盆花进价8元;预计年销量3万盆花。则该植物的售价、加成率、年预期销售额为多少?
零售价=(10万+10万)÷3万+8元≈14.67元
年预期销售额=14.67万×3万=44万元
加成率=20÷44×100%=45%
4、边际成本定价法(又称变动成本定价法)
(略。本人暂时还没搞懂。)
5、盈亏平衡定价法
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商品售价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亏平衡、收支相抵。(其实这个和第3点的预期收益定价法本质相同。)
零售价=(固定营业成本+商品平均变动成本×预期销量+预期利润)÷预期销量
固定营业成本:包括房租、水电、电话费、员工工资等等(类似之前的预计营业成本)。
商品平均变动成本:指一定时期商品的平均进价。
例:
某电器店,2011年销售A型开关4000个,每个开关的变动成本为10元,售价为15元,固定营业成本为10万元。由于该开关仍然供不应求,因此决定上调价格,但上调价格势必会减少销量,预计2012销量35000个,为保证利润不变可上调多少价格?
可计算出2011年全年A型开关销售额为60万,利润为10万元。
调价后售价=(10万+10×35000+10万)÷35000≈15.71元
因此,可上调价格0.71元。
6、差别毛利定价法
针对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毛利率。为美国“超级市场之父”迈克尔·卡伦所创。
其做法是:
27%左右的商品按进价出售;
18%左右的商品在进价上加5%的毛利出售;
27%左右的商品在进价上加15%的毛利出售;
28%左右的商品在进价上加20%的毛利出售。
所有商品平均毛利率为9%左右。
二、需求导向定价法
一般原则是需求高的商品可定高价,需求低的商品应定低价。
1、需求差异定价法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如果同时同地同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采用不同的价格时,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但这种定价方法还是非常普遍,特别是那些可以还价的市场。
2、理解价值定价法
又称使用价值定价法。消费者一般并不关心商家的进货成本,而是关心该商品的使用价格是否符合售价,这是个心理问题。制定的是消费者的心理价。
三、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对于竞争比较激烈的商品,采用跟随主要竞争者的价格,或市场上大家普遍执行的价格。这样就能获得市场平均报酬。
2、协议定价法
在竞争对手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经营者为避免两败俱伤,大家协商统一定价。
3、低价排斥定价法
牺牲短期利益,降低价格。该方法用于排斥竞争对手,适合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家。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
4、竞争差异定价法
在竞争激烈时仍采用不同的平均价格。通过分析商品的功能、质量、样式,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制定特殊的价格(通常高于平均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通常被竞争实力雄厚、品牌效应明显的商家所采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