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7 音乐知识, Z 转载文章 > 现代乐器声学知识8-10

现代乐器声学知识8-10

2010年12月30日 AEROFISH 1,36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第八讲 民族乐器音色改良

  民族乐器改良又称“民族乐器改革”。此项工作包括许多方面问题,诸如制作材料的改良,制作工艺的改良,乐器外观、形制的改良,以及由外观引起的演奏方式的改变,等等。然而最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是对乐器音乐性能——声音的改良。乐器声音又可细分为音量、音域、音长和音色等四个方面。就民族乐器而言,声音改良工作总的发展方向是让音量越来越大,音域越来越宽,声音的延续性越来越长,音色越来越纯净。今天我国民族乐队中使用的一些主要乐器,如二胡、琵琶、柳琴、阮、扬琴、笛子、笙、等等,就是这种改良模式的集中体现。

  在民族乐器声音改良工作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即:音色是代表民族乐器本质的重要属性,所有民族乐器皆应在保持音色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良。这种观点从理论层面上看确实言之成理,但是从乐器改良实践角度来说却存在一些难度和问题。本讲即以音色问题为核心,结合笔者多年对改良乐器工作的接触,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判定音色变化技术不成熟

  “音色”(timbre 或tone color),属于声音四要素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相对于其它三个要素(音高、音量、音长)而言,音色最能体现一件乐器的声音特征。举个例子,我们让二胡和小提琴在相同音高、音量情况下发出时间长度相等的声音,人们依然可以分辨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但如果是两件相同音色的乐器,二者之间在音高、音量或音长方面稍有不同,普通听者就很难分辨其差异。再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音色就好比一个人的内在气质,有时我们会因身体不适而变得动作迟缓(相当于音长发生变化)、无力(音量不够)、不到位(音高偏低),但别人并不会将我们判若他人,因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

  然而音色也是一个非常难于把握的因素。浏览中外音乐教科书和辞典,你会发现所有关于音色的定义都比较模糊。因为该词借用了视觉范畴中的色彩概念,却又与颜色没有任何联系,故在词义的界定方面存在较多分歧。人们对色彩的感知,虽然具有一定主观性,但因其色彩本身具有可视性和直观性,因此,一般情况下除了色盲,普通人对某一种颜色的认定不会有根本性的分歧。譬如,谁都不会把红色说成绿色,更不会犯“颠倒黑白”的错误。而音色不然,因其看不见、摸不着,更没有专门测量音色的仪器,大家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表达观点,因此,如何定义“音的色彩”就成了令众理论家头疼的事。有的词典干脆用排除法来定义这个词,谓之“能够将音高、音强都相同的两个音区别开来的一种声音属性”。

  定义尚难做出,判断音色是否发生了变化自然无从谈起。音色问题之所以难以把握,说到底是因为目前没有仪器可以对其进行测量(音高、音强和音长都可以用仪器来检测)。理论上讲,从频谱和起始瞬态波形角度可以对不同音色作一定程度的区分,但目前的分析理论和仪器发展水平,尚无法实现仪器测量结果与人的主观感受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对音色变化的评价,还离不开人的主观听觉的参与。然而人的主观听觉不像仪器,不能做到严格重复,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音色没有变化,但受不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主观判定音色发生了变化;或者音色已经有了变化,但由于感觉器官已经疲劳,进而判定声音无变化。如果由乐器改良者本人进行主观判定,这种误差将会更大。

  在多年对改良乐器进行检测的实践中,我们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做法,是以主观判定为主,客观测量分析为辅,即“先定性、后定量的方法。其具体程序是:首先请一些专家对被改良乐器的音色做主观评价,如若意见非常统一,就以专家的意见为最终判定结果;如若专家意见不一致,则对乐器进行频谱和波形分析,从客观角度比较乐器改良前后的声音变化,再利用频谱与音色感知相关性的理论,对声音的特征做出一般性描述,从而帮助专家对音色重新进行主观判定。

  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目前使用得并不普遍,主要原因是许多地方不具备客观检测的能力,甚至连相关的专家都很难找到。因此就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在民族乐器改良过程中,由于不能做到主、客观检测手段严格对照,人们很难对音色变化进行有科学意义的判定。在此情况下,对音色“变”与“不变”的讨论往往流于个人主观意向,与乐器音色的真实状况有较大距离。总之,音色问题说起来简单,一旦从科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却又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由此而言,在民族乐器音色的继承上,应当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判定音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对此,乐器改良工作者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缺乏音色样本库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要判定乐器音色的“变”与“不变”,首先要有一个可供比对的音色样本才行,其作用就好比印刷界使用的色标,没有这个样本,谁都无法肯定地判断音色到底变没变。

  乐器音色样本的确定并非易事。以二胡为例,在确立二胡的音色样本,就要找到一把最有代表性的二胡,这绝非容易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民族乐器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并不完善,各个乐器厂家生产的二胡可谓“百花齐放”。加上南北方在地域、制作流派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二胡的声音根本无法统一。由此来讲,仅仅一把二胡的音色肯定不能代表所有的二胡,那么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在十多年曾经对此进行过一些探索,其初衷是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民族乐器音响资源。其中,曾专门就如何建立“民族乐器音色库”一事提出了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对于“民族乐器音色样本库”的建设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不妨择要如下:

1.音色种类齐全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只有收集到种类齐全的乐器音色,民族乐器音色库才能真正具备“库”的功能,所以,采录范围必须是全方位的:各个地区、民族、年代、种类的乐器,都要采录入库。有些乐器虽类别相同,但由于采用不同材料和制作工艺制成,音色存有一定差异,因而也要分别进行采录。出土乐器,只要仍能正常发声,也应加以采录。在采录内容上,要根据每件乐器的演奏、发音特征进行调整,但总的原则是要包括乐器全音域内所有的音,以及所有常规及特殊演奏技法,还要包括一段最能概括乐器音色特征的乐曲。

2.具有代表性
  音色库内的音色是否具有代表性,会影响到音色库的可信度。我们认为,音色的代表性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乐器本身的音响质量,二是演奏者的演奏水平。

3.高保真度
  “保真度”是指声源与录音资料在声音方面的差异,“高保真度”就意味着二者之间的差异极小。保真度对音色库实际使用价值的影响最大,因为采录的音色本身如果存在较大失真,即使采录的音色再多也无济于事。在录音技术上应注意两点:其一,不要使用任何音效器材(如均衡器、混响延时器等),尽量保持声音的“本色”;其二,要注意将演奏中产生的一些必要的噪音成份(如吹奏时的气息声、古琴演奏时的划弦声等)作为音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予以保留。

4.资料完整
  资料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与采录音色工作有关的背景文字(或图像)资料要尽可能详尽。需建立起这样的观念:背景文字(或图像)应是整个音响资料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今后的计算机音乐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工作来说,详尽而准确的文字资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对于音色库来说,其背景资料至少要包括以下及项内容:1.乐器名称;2.乐器制作者;3.乐器制作时间和地点;4.乐器演奏者;5.录音时间、地点及环境条件;6.录音内容;7.乐器演奏照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文字说明所录乐器的结构特征、在当地的应用情况,等等。

5.使用方便
  音色库的结构形式应尽可能地符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同时还要便于声音采样和音响分析研究。

6.可扩展性
  因为乐器总是在不断发展,因此,音色库在结构和容量上都要为将来的内容扩充做好准备。

  有了符合上述要求的音色样本库,当我们进行乐器改良时,就能很容易地进行音色对比,从而清楚地判定出改良乐器的音色是否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不仅如此,所有民族乐器厂家也可以从中受益,因为音色样本库可以保证自己出产的乐器在音色上的“纯正性”。

  十多年前开始建立的民族乐器音色库,由于资金匮乏,直到今天仍然停留在不到100件乐器音色的水平。尽管如此,我认为其技术架构完全可以移植到改良民族乐器音色样本库来使用。

三、其它因素的影响

  从贾湖骨笛的演变已经可以看出,凡乐器改良势必对声音产生影响,这符合事物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音色也不例外,那种希望在保持音色不变的情况对乐器进行改良的想法固然美好,但从音乐声学角度看,除非不涉及声音的改良(这一点很难做到),否则必然对音色产生影响,只是变化显著与否的问题。还以二胡为例,短短50多年的时间,阿炳当年演奏《二泉映月》的二胡,与今天生产的二胡在音色上(主要是明亮度)不是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吗?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阿炳活到今天,他也会欣然接受今天的二胡音色,这是人类追求声音美感的本性使然。

  乐器音色的变化有时还会受到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具有某种不可抗拒性。譬如,贾湖骨笛的材料,是来自丹顶鹤的翅骨。从考古挖掘出大量的骨笛情况来分析,9000年以前,河南舞阳地区应当有大量丹顶鹤存在。但是今天,丹顶鹤已经成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动物,再取其翅骨制作笛子岂不犯了国家大法?原材料断绝,骨笛的音色自然会随之消失了。再举一例,由于蟒也已经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以蟒皮为原材料的乐器,如二胡、三弦、八角鼓等乐器,都需要改用其它材料作为替代品。从声学角度讲,任何替代材料在弹性模量上都很难与原有材料完全一致,因此声音(包括音色)的改变完全在预料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强调保留原来音色,颇有“强人所难”之嫌。

  众所周知,音色与演奏技巧有很大关系。有时,改良乐器的音色会因演奏技法的改变而改变。譬如,我国一些民族吹管乐器,如笛、唢呐、笙等在改良过程中加上了变音键,一些传统演奏方法,如抹音、历音、滑音等受到了一定影响,传统的音色因而也就随之消失,这应当说是一种损失,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为换取变音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从另一个角度看,乐器改良也并非都是“替代”过程,换言之,某种乐器一旦被改良,并不意味着它的原型也就不复存在。以中国民族乐器——笙为例,从古至今,笙的改良层出不穷,今天常用的就有十七簧笙,二十一簧笙,带扩音管的二十四簧加键笙,三十六簧加键笙等类型,与此同时,在民间音乐社团,十三、十四簧笙依然在使用。再用钢琴演变为例,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称作羽管琴键。随着17世纪欧洲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1698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B. Cristofori, 1655-1731)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世界第一架能弹奏"强弱音变化的钢琴"①。今天钢琴的音色与古钢琴已迥然不同,但欧洲人并没有让钢琴的前身——古钢琴就此消亡。这种情况说明,大多数改良乐器只是对原乐器品种上的一种补充和丰富,并非完全取代。而这种补充和丰富,正是推动乐器发展的真正动力。

四、如何看待民族乐器音色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由于在判定音色变化上存在难度、缺乏标准音色样本库、以及多元因素影响音变化,因此可以断定,在民族乐器改良过程中,总会伴随着音色的改变。从历史发展眼光来看,乐器音色变化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保持音色稳定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此,所有乐器改良者和关心乐器改良的人士都不应惧怕音色的变化。如果是出于保护民族音乐精髓的角度来强调民族乐器音色的保留问题,我认为目前应当急需要好以下工作:
  1、尽快建立全国民族乐器标准音色样本库,一方面可以抢救濒临消亡的民族乐器,特别是少数民族乐器,同时可以为乐器厂家提供标准音色样本,帮助厂家提高乐器音质水平,增加效益。
  2、加强民族乐器标准化工作,改良技术手段、提高普通档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水平,让普通百姓能够用上符合音乐表演要求的民族乐器。
  3、尽快推进以人造材料替代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工作,力争在短时期内开发出符合民族乐器制造需求的替代材料。
  4、加强民族乐器基础理论和乐器声学研究,普及乐器改良知识,提高生产者乐器改良的自觉意识,从而带动民族乐器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曾言:“天不变,道亦不变”。我想,在民族乐器音色特征的保护问题上,只要我们信守中华民族音乐传统的意识不变,民族乐器音色的精髓就不会改变。

【来源:http://www.cmia.com.cn/bbs_dv/index.asp


本文对我无帮助,减1分本文对我有帮助,加1分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Loading ... Loading ...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